肝脏,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,是人体的“化工厂”。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肝的重要性,它不仅能够合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,同时还是人体的“解毒能手”和“安全卫士”,但是它却很容易受伤。
想要保护肝脏,先要了解那些行为会损伤肝脏,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。
过多食肉伤肝
餐餐大鱼大肉,顿顿重油饮食,脂肪会多到肝脏来不及消化,只能积压在肝细胞内,最后可能导致脂肪肝。如果脂肪肝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,会引起脂肪性肝硬化,甚至肝癌。
长期喝酒伤肝
酒喝下去后,只有10%经过胃肠道排出体外,另外90%则需要肝脏分解代谢。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,乙醇进入肝细胞会变成乙醛,乙醇和乙醛对肝细胞而言都是毒药。轻则损伤肝细胞使肝酶(即转氨酶)从细胞内跑到血液里,所以很多人酒后查血会发现肝酶(转氨酶)升高。重则肝细胞发生不可逆的损伤,经过一系列演变成为酒精性肝硬化,最后可能发展成肝癌。
乱吃药伤肝
俗话说“是药三分毒”,肝脏是重要的解毒器官,它会参与药物代谢,并分解有毒物质。很多药物说明书中描述的不良反应,会标明:长期服用可能引起肝酶升高,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。所以,不管是中草药还是西药,都应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合理用药,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,应定时监测肝功能。至于那些写着“不良反应尚未明确”的药物,更需要注意。
5种病毒专门伤害肝
即我们常说的:甲肝病毒、乙肝病毒、丙肝病毒、丁肝病毒和戊肝病毒。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,所有肝炎病毒都会引起肝脏急性损伤,其中乙肝、丙肝病毒还可能造成慢性损伤,导致肝硬化、肝癌。
养肝、护肝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:
第一,需要从睡好觉开始
熬夜伤肝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,但是,熬夜确实会对肝脏的转氨酶数值有所影响,尤其是对已患有慢性肝病的患者来说,这个转氨酶数值变化更为明显。建议成年人每天保证6~8个小时的睡眠,不仅可以护肝,还可以预防其他多种疾病。
第二,定期体检也很重要
肝脏有很强的忍耐力,只要还能运转,就会拼命工作,即便肝脏已经病得很严重了,发病早期也无症状表现。所以,定期体检可以让我们及早发现肝脏的病变。建议40岁以上、曾感染病毒性肝炎、长期服药、有肝癌家族史的人,一定要定期检查肝功能。
第三,食物多样,控制饮食、保持合理体重很关键
膳食多糖和纤维素,可以减轻肝负担。食物多样、谷类为主是理想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,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、蔬菜水果类、畜禽肉蛋奶类、大豆坚果类等食物。建议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g~400g,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g~150g。蔬菜水果也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,奶类富含钙,大豆富含优质蛋白质。建议每餐有蔬菜,每天至少吃300g~500g蔬菜,深色蔬菜占1/2;每天保证摄入200g~350g新鲜水果,但是不能用果汁代替鲜果;每天吃奶制品,相当于液态奶300g;经常吃豆制品,适量吃坚果。另外,鱼、禽、蛋和瘦肉摄入要适量。建议每周吃鱼280g~525g,畜禽肉280g~525g,蛋类280g~350g,平均每天摄入总量120g~200g。需注意,少吃肥肉、烟熏和腌制肉食品。除了合理饮食,健康体重对护肝也很重要,大家应减少久坐时间,每小时起来动一动。
第四,应警惕病毒性肝炎
1.甲肝主要经粪——口途径传播,应注意饮食卫生,避免饮用来源不明的水,不进食未彻底煮熟的食物,特别是贝壳类海产品。儿童及既往未感染过甲肝病毒的成人应尽早接种甲肝疫苗。2.乙肝通过血液、母婴和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,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关键,须避免不必要的注射、输血。乙肝病毒携带者要定期复查乙肝病毒标志物及肝功能,必要时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增强机体抵抗力和肝脏营养,忌盲目用药。3.丙肝的传播途径和危害均与乙肝相似,文身、使用公共剃须刀均是高危行为。不要共用剃须刀及牙具等;理发、穿刺和文身等用具应严格消毒;阳性孕妇避免羊膜腔穿刺,尽量缩短分娩时间,保证胎盘的完整性,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。4.丁肝病毒需要乙肝病毒的帮助,才能感染人,所以做好乙肝的预防就可以了。5.戊肝的预防措施与甲肝相同,如保护水源、加强食品管理,改善卫生设施等。高危人群还可接种戊肝疫苗。
此外,大家还需注意的是,好情绪能使气血调和,血液循环改善,加快肝脏的新陈代谢,因而须保持情绪平和,乐观开朗。总之,想要护好肝脏,需均衡营养,适当活动,规律作息,忌熬夜,严格戒酒,不推荐服用“保健品”。
图文来自网络